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學務校安室 黃國忠主任 0905-633-716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秘書室 余品瑩督學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4年5月25日】
【主題:北市教育局攜手臺大打造沉浸式防災營隊 高中生走進地質現場學習災害應變與防災素養】
【臺北報導】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與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攜手合作,於114年首度辦理「臺大地質與防災探索營」,透過兩梯次的地質專業課程與野外踏查,帶領本市60位高中生走出教室、走入斷層與火山現場,從實地觀察中培養地質知識與防災應變素養,為本市公私立高中學生打造一場跨域、跨校、跨層級的實地學習體驗,獲得學生與家長的熱烈迴響。
本次營隊由萬芳高中與西松高中分別承辦,主題一為「火山災害與風險評估」,由臺大地質系朱美妃副教授授課,深入探討臺北盆地的火山地形、地熱活動與複合性火山災害風險。學生隔天實地前往靈山公園、富貴角公園、石門洞、四磺子坪地熱發電廠與大屯火山觀測站,進行火山地形的野外實察。
學生在現場不僅戴上手套觸摸火山岩,更使用放大鏡觀察火成岩結晶結構,用溫度計測量地熱區的溫度及用試紙檢測酸鹼值,甚至進行礦石的磁力測量,這些實作活動讓學生將課堂知識具體化,並以多感官方式體會火山環境,強化其科學觀察與災害辨識能力。
學生們表示:「以前覺得火山只是遙遠的自然現象,這次才發現我們的生活環境其實正處在潛在風險中。」這樣的體驗讓他們「不只是知道有火山風險,而是理解為什麼這裡有風險」,更學會以科學眼光檢視身邊環境的潛在威脅。
主題二則聚焦於地震與活動斷層,邀請臺大地質系王昱副教授講授「地震科學與災害簡介」,從古代地震傳說談起,逐步引導學生認識震度、芮氏規模、海嘯、活動斷層位置與週期等核心知識,並透過實際案例影片、數據與圖片,協助學生理解地震如何影響生活環境。王教授也提醒,像「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的地貌,其實正是地震時的高風險區。學生們透過課堂所學與生活連結,建立風險辨識與防範意識。
第二天師生則實地前往臺中石岡水壩及苗栗火炎山進行野外踏查,學生親自觀察921地震造成的地層變形與工程受損,實地使用測量工具與估算策略測量壩體抬升高度,並以手繪地形素描方式進行現地記錄,現場討論熱烈,學生展現積極的學習態度與觀察力。萬芳高中呂昀翰同學表示:「這次活動讓我走出課本,親身體會地球的歷史。」松山高中林彥勛同學也說:「這是我第一次實地勘察斷層,獲得非常寶貴的實作經驗。」內湖高中施祐萱同學則指出:「讓我更直觀地感受到地震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兩梯次活動共吸引60名來自臺北市各高中學生參與,透過地質與防災專業的扎實培訓與實地踏查,不僅提升了學生對自然災害的敏感度與理解,也成功結合高等教育資源與高中防災課程,促進高中與大學的策略性合作,為未來防災教育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臺北市教育局學務校安室黃國忠主任表示,未來將持續結合高等教育資源,推動更多跨域的科學與防災學習計畫,為學生打造具備科學素養與風險意識的安全未來,讓學生不只是「知道」,更能「理解」、「應變」與「實踐」,打造更具韌性的下一代。
- 教育局新聞稿1140525北市教育局攜手臺大打造沉浸式防災營隊 高中生走進地質現場學習災害應變與防災素養.pdf
水雞青全少助台取解物碳要避豆健蛋量一動適爾康飲水菜油食運小多
點質也糙補脂肌養時餐免動適瓜控享優充健妨換輕蕉主飲期質喝水能
果飽晚香調配蕉取代三